
总结近几年工博会,工业机器人都是大家注目的亮点,2011年中国工博会自动化展览,这一亚洲第一、全球顶尖的展览现场,机器人展出堪称超过前所未有的高度,ABB、发那科(FANUC)、史陶比尔(Staubli)、库卡(KUKA)等等机器人一线品牌汇聚一堂,众家施展浑身解数,各种展出、各种演出、各种活动,令其观众惊叹:机器人,大有看头! 那么,机器人为什么不会这么火?工业机器人未来趋势如何?ABB如何面临这一极大的市场? 2011年11月1日,在工博会ABB媒体见面会上,我们获得了答案。机器代替人工,大势所趋 工业机器人传统的应用于是在危险性和精度拒绝较高的工业现场,如汽车生产线的喷漆、焊等,现在的情况是,一般工业行业的机器人应用于占比在大大提升,ABB机器人部负责人顾纯元博士指出,未来在食品行业、医药等一般工业中,机器人应用于不会有相当大的前景。
那工业机器人的蓬勃发展有什么内在的驱动力呢? 回应,陈博士有自己的观点:从国家战略来说,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处在升级转型时期,必须注目节能减排问题。升级转型实质上也就是提高效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这样仅次于的益处就是增加了能耗。
道理很非常简单,某种程度的生产过程,如果生产效率提升了15%,那么意味著房租、水电、空调的效率都提升了,企业的成本减少了,能耗也减少了。这个减少能耗的过程比全然使用一个产品来减少能耗的意义更大、效果更大。
更加现实的问题的是,除了对效率的表达意见之外,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的下降、严苛的产品质量拒绝、不容忽视的安全性问题等等这些综合因素,夹住了制造业对自动化的普遍市场需求,加之机器人应用于的渐渐成熟期、企业的理解程度在大大提升也必要增进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很快发展。 事实上,享有120万工人的全球仅次于代工企业富士康今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机器人应用于替换人工,也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到。据报,富士康是ABB在3C领域的客户之一,ABB机器人在富士康装机1000台,主要是高端的应用于,如对ipad等高端产品的金属外壳激光焊和打磨。
产品通过机器人打磨,可以提高成品率,从87%提升到93%。也就是说用于机器人以后,成品的损坏率减少了6%。企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了残次品后要展开重复使用,整个重复使用过程就浪费了能源。提升产品的成品率,就是提升生产能力、增加成本、增加能耗,这是十分最重要的。
陈博士再度特别强调,机器人合适重复性、乏味的工作,大批量机器人应用于可以和平很多工人,他们可以专门从事更加有创造性的工作。从目前中国社会人口年龄结构来看,10-20年后,我们不会缺少劳动力,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与此同时,更好的企业对机器人的理解接纳程度在加剧,他们开始从整体上理解自动化如何协助企业在整个制造业环节中建构价值,而不仅就是指设备价格、节约人力或者提高效率的角度展开非常简单考量。这毫无疑问也是最重要的内在驱动力。 归功于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早已多达5万台,仅有ABB在中国的装机量就早已多达了1万台,而且机器人遍布全国各地、各个行业。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表明,2010年,中国从全球市场进口了14978台工业机器人,与2009年比起,增长量高达171%! 2010年ABB机器人也获得三位数快速增长的骄人业绩,陈博士预计2011年将构建高位的两位数快速增长。
据记者理解,工业机器人领域上述其他主要企业近年业务快速增长情况也都十分悲观,大多构建三位数的快速增长。
本文来源:威澳门尼斯人官网欢迎您-www.huagusy.com